思想是行动的主导,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找到符合自己心愿、又有利于自己发展成才的就业岗位。因此,大家需要克服 等待、依赖、着急、悲观 等消极的就业心态,走出 讲条件、怕吃苦,重待遇、轻发展,图安逸、求稳定 等就业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如果指导思想不正确,谈就业就是痴人做梦、空中楼阁。
这里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客观原因是各种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社会的经济水平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每年高校的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长,这样必然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为什么公司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而且有些员工的工作还非常好呢?我想,最重要一个方面就是自己的主观原因,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的综合素质。现在的企业非常需要工作心态稳定、专业技能扎实、组织活动能力强、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强、团队合作精神强、吃苦耐劳精神强等各方面综合素质比较好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明确要求有担任过员工干部的毕业生优先考虑,中共党员优先考虑。所以建议我们广大同学在大学阶段从大一开始就必须制定出合理可行的个人学习目标规划,以学习好专业技能为中心,以锻炼好各方面能力为辅助,加以必要的社会实践。如果你这样持之以恒地做了,一切将水到渠成,求职过程相对也就比较轻松。一些品学兼优的同学毕业后,很顺利地落实了工作;而一些平时贪玩、迷恋网络、学习、为人做事都欠缺的同学,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就显得非常困难。可以说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是求职是否顺利的最主要原因。大家在校期间,需要认真地查漏补缺,最大可能性地从各个方面努力提高自己,首先要保证自身的综合素质过关。 2、学历层次。我们有的同学说,现在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专科生在求职竞争中毫无优势可言。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目前社会需要的最多的还是本科生和专科生,我们要看到我们所具备的优势,理论水平上本科生是比我们强,但是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我们要比他们强。现在许多企业就需要动手能力强、能立竿见影为单位创造效益的员工,而且多数企业人事部门认为专科生工作心态相对比较稳定、培养空间更大。学历层次对我们来说,在就业的选择面上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能调整心态,准确定位,那么对大家顺利就业也不会起太大的影响。竞争并不可怕,关键的是我们千万不要道听途说,从而失去自信,盲目地自卑,而应该充满自信,去努力寻找属于我们的一片空间。当然,如果说在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红灯一串串,实际动手技能也不行,或者明知道自己的各方面情况比较差还不赶快认真反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的同学,那可能在求职过程就会遇到困难了。 3、专业限制。一般来说,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因为社会需求量比较小,就业就显得相对困难;热门专业毕业生,因为社会需求量比较大,就业就显得相对容易。但是,就业市场受供求关系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也很大,如果在某一年,某个原本热门的专业的毕业生过多,超过了市场能够吸纳的数量,那势必就会有一批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相反,原本是所谓的冷门专业,因为毕业生少,而社会需求量上升,反而成了热门专业,大受欢迎。我们学院目前所开设的专业,都是与市场需要紧密接轨的,就业选择面相对也比较宽,应该说,在这一点上,不会影响到大家的就业。 4、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具体有以下几种: A、一味依靠学校、依靠家庭的观念。随着精英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转变为大众化人才培养的模式,相应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国家统一分配的陈旧观念,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主要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双向选择。这就决定,毕业生就业必须转变依赖学校、依赖家庭的观念,而要依靠自身的实力,要对自己准确定位,步入人才市场等求职场所,大胆地推销自己。 B、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随着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各种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将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社会将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破产、裁员、分流等会时有发生,所以大多数人企求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变得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毕业生必须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而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金饭碗最好、银饭碗也行、铁饭碗木饭碗也要珍惜的观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地学习发展,要有随时准备重新择业上岗的思想准备。 C、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认为大学的专业分得越细越好,专业之间有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事实上,大学教育只是一种基础教育的延伸,毕业生所掌握的只是专业所涉及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老员工还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多阅读课外书籍,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宽自己的择业领域。 5、工资要求过高。很多员工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择业过程中盲目攀高,追求三高六点式的职业(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六点即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缺乏到生产一线、基层去锻炼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就业愿望脱离自身条件、就业实际、市场需要和国家需要。为此,毕业生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要一味盲目追逐热点,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从最基本的一步一步做起。 6、工作地区要求过于狭窄。现在一些毕业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工作,不愿到中小城市和边远地区。在大城市工作的,也对地区提出了很高要求,比如一些意向在南京工作的毕业生提出:以新街口为中心,南起雨花台、北起长江大桥、西起下关、东起马群为边界,其它地区不予考虑的苛刻要求。这样的做法更加限制了自己的就业选择面。同学们在就业前一定要对就业市场有一个比较充分、全面的了解,根据市场要求和自身条件,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位,有的放矢,才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基本原则,树立从小做起、从头做起的就业观念。 基层一线既是同学们刚刚走出象牙塔,走上社会,第一次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场所,又是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性环节。有的员工认为,自己读了三年大学,获得堂堂的大学毕业文凭,到基层一线工作是大材小用,甚至认为是浪费人才资源。他们认识不到,基层一线对于青年员工成长进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看不到,到基层一线工作是锻炼自己、摔打自己、缩短适应期的重要途径。因此,广大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学历层次以及就业起步阶段的特点,正确地自我调整,从小做起、从头做起,乐于并勇于到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等基层一线去工作,为走出校门后,客观正确地了解社会创造条件,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打牢今后成长发展的根基。 2、按照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路,树立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就业观念。 就业、择业、创业既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更是客观地反映老员工毕业后谋求职业的阶段性及其不同特点和要求。有的同学在求职过程中,存在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思想,认为既然找工作就要干一辈子,一职定终生。看不到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自己就业志向和就业岗位的影响,没有把就业、择业和创业看成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事实上,老员工在毕业以后的求职生涯中,既是不断地认识自己,充实自己,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过程;也是对职业特点、岗位要求和从业条件,不断深化认识、优化职业目标的过程;更是克服困难、勇于摔打、走向成功,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过程。老员工在毕业初期有了这个完整的过程,应该是不可多得的无形的财富,将影响着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