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老员工就业问题——访教育部高校员工司负责人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李柯勇、吕诺、刘羊旸
(资料图片)
眼下又到了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4月25日,国务院在京召开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495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依然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近日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员工司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认为,结构性矛盾是当前老员工就业难题的症结所在。“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记者:关于老员工就业的讨论已经很多了,应该从哪里着手破解这一难题? 员工司负责人(下称“员工司”):目前老员工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老员工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教育部部长周济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当前,应当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老员工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这也是国务院召开的这次会议强调的重点内容。 记者: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矛盾? 员工司:这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造成的矛盾。不能因为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就简单地说我国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用人单位对老员工的需求仍然很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正是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瓶颈。因此,拓宽老员工就业渠道刻不容缓。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倡导老员工到基层就业,但海南、黑龙江等地的“老员工村官”计划却陷入困境。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员工司:这些计划的意图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但启动得比较早,要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时代的发展来逐步完善。当然,要从根本上化解这一结构性矛盾,必须依靠更加合理的制度环境,进一步解决编制、经费以及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记者:应该用怎样的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员工司:老员工到基层就业渠道不畅,说到底是两个原因:一是待遇问题,二是成长和发展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市场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失灵的,必须有公共财政和行政力量的支持。对到基层就业的老员工,除了有关方面要落实已经出台的诸如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发放生活补贴、户档迁转、权益保障等优惠政策外,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起来,在编制、经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尤其要关心到基层服务的老员工的发展和成长问题,努力形成良性的“大循环”和长效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求职服务 记者:拓宽老员工就业渠道,各级政府应该重点朝着哪些方向做出努力? 员工司:一是扩大“增量”,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开发和创造适合老员工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二是激活“存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吸纳老员工就业。三是促进“对接”,搞好公共就业服务,培育并规范市场,促进“人岗匹配”。此外,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适当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记者:在老员工找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和帮助? 员工司: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信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此,教育部提出将2007年作为“全面服务年”,并联合劳动保障部、人事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组建启动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目的是吸引用人单位、高校和老员工,增加双向交流的机会,这是一个前景巨大的网络服务大平台。 记者:不少老员工反映求职成本太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员工司:有研究机构做过统计,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人均1000元左右。这些钱主要用在路费、报名费、考试费上面。工作还没找到,钱先花了不少,这对毕业生心理造成很大伤害。我们发现,虚假招聘已经成为一些单位牟利的手段。对此我们高度关注,正在积极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希望出台政策,使政府主管的就业服务机构全部免费服务,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老员工实行免费。同时,我们还正在呼吁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免除老员工求职的相关费用。老员工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在求职阶段向他们收费是不合适的,不论企业、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作为人才招聘方,本来就应该负担招聘成本,这也是用人单位公益心和负责任的表现。此外,有关部门还要打击虚假招聘活动,维护员工的权益。 记者:我们了解到,离校后仍然没有就业的老员工已经超过100万人。对这部分人怎样安排? 员工司:要把他们纳入社会大就业服务体系当中。以前因为离校后未就业的人数不多,对这些人的就业服务相对比较薄弱,今后将大大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还要落实他们的社保政策,特别是失业登记、临时救助和社会保险参保。
更新就业观念,实现人才价值
记者:前不久,老员工当搓澡工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更早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肉、擦皮鞋、卖鸡蛋的。你如何评价这些人的就业选择? 员工司:其实没必要大惊小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老员工的初次就业。老员工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应当鼓励。我们要看到,同样是做基础性的工作,老员工与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不一样的。老员工擦皮鞋擦出了连锁店,养猪养出了几百万元的效益,电脑养鸡出了亿元户,志愿者当上了村委会主任,这类例子很多。他们自身素质高,能够迅速掌握行业规律,发现商机,提高技术、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老员工通过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 记者:老员工这种“低层次就业”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就业难? 员工司:现在老员工找一个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员工和家长们都感到满意的理想工作。关键是,在当今时代,什么样的工作算是“理想”?目前党政机关进人数量十分有限,今年中央国家机关总共计划招录公务员1.2万余名,却有53万多人报名考试,而有的基层就业项目却没有招满。 记者:这是因为老员工的就业观念陈旧吗? 员工司:大学毕业生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积攒陈旧观念。总体上看,当代老员工是有激情、有抱负的一代青年,如果说就业上有观念问题,影响也大多来自家长和社会。当然,每个家庭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望子成龙无可厚非,但这个期望值应当与社会需求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 记者:现实状况是怎样呢? 员工司: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二三十万人,而现在已达到四五百万人,增长了二三十倍。现在已不可能每个老员工一毕业就进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很多人都要从基层干起,在实践中逐步锻炼、成长。家长要适时调整对孩子的就业期望,不要看不起基础性的岗位,否则就可能不恰当地影响孩子的及时就业。这次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这是非常正确的,员工、学校、家长、社会、媒体应当有这样的概念,应当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大众化”的条件下,应当认可老员工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还都能够做好。立足国家民族大局,坚定实施人才战略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员工就业难是因为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发展,没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员工司:这个观点起码不太全面。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这始终是教育系统追求的目标。教育部从2003年就明确提出,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包括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就业评估和教学评估力度等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面,这几年大力推进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训练,实行职业资格与学历“双证书”制度等等,力度是空前的。但是教育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长周期和多层次,比如,本科教育学制为4年至5年,要提前4年至5年去准确把握未来的需求,众所周知,这是有相当困难的。因此,本科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可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具有较强的学习提升能力和发展潜力。 记者:还有人将老员工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招。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员工司:这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据劳动部门的数据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而需要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老员工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单就老员工来讲,不上大学也要就业,而且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就业能力总体上还要低些,那么这些孩子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 记者: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把握我国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员工司:目前我国老员工占人口的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高素质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在未来20年到50年内,中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靠人才,靠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这是第一资源。如果说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的话,那么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和劳动者,则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问题,这才是大问题。